考古新证:良渚文明源起之谜初现

考古新证:良渚文明源起之谜初现

在浙江杭州举办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首次发布了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的三项重要成果,其中对良渚文明源起的探究备受关注。

研究成果显示,距今5500年前后的一次气候事件是推动长江下游区域文明进程的重要因素。彼时,居住在山区的采集狩猎人群因气候变化而迁徙至平原,以种植水稻为主导产业,与本地土著融合,创造出江南地区特有的生活和生产模式,为文明诞生奠定了基础。

良渚遗址群是古国时期第二阶段的代表。经过系统调查和勘探,遗址群内发现遗址数量增至300余处,水坝数量也从11条增加至20余处,揭示了其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对于良渚居民的生活方式,考古发现表明,除贵族和宗教人士外,城内居民主要从事玉器、漆木器、骨角器等加工的手工业,没有农民的踪迹,城乡分工明确。

在基层聚落方面,研究发现分工更加细致,有的专门从事粮食种植,有的采集石料,甚至还有以制盐为主导产业的聚落,展现了良渚社会的多元性。

凌家滩遗址作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位于安徽含山县。近年来,考古发掘揭露了一处大型公共建筑和一处防御设施,证实其存在超大型的高等级公共礼仪建筑,与大型墓葬和精美玉器的发现相匹配。墓葬区西侧的燎祭遗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玉器,丰富了对凌家滩祭祀习俗的了解。

江苏东山村遗址的考古发掘也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提供了佐证。遗址中发现的崧泽文化高等级墓地、大型房址、祭祀广场、祭祀坑,以及大型墓葬与小型墓葬分区埋葬的现象,表明当时已存在稳定的政治实体,进入了古国阶段。

苏州市常州天宁区的寺墩遗址是一处崧泽—良渚文化中心聚落遗址。考古发现,良渚文化时期,该遗址形成以圆形土墩、周围台地和双重水系环绕的聚落形态。土墩顶部发现多条红烧土基槽,表明曾有大型建筑;台地出土了大量玉器,在台地南界的G17中,出土有“日月山”等刻符的大口缸残片,印证了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与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

这些考古新发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长江下游地区文明演进的图景。气候事件、人口迁徙和文化融合促进了稻作农业发展和社会分工,进而导致了古国阶段文明的诞生。良渚文明作为古国时代第二阶段的杰出代表,以其宏大的水利工程、精湛的玉器工艺和多元的社会结构,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创新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ip.xzxci.cn/2024/11/24/21352.shtml

Like (0)
讯知在线讯知在线
Previous 2024年11月24日 上午11:10
Next 2024年11月24日 上午11: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