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二十年:流变与传承的轨迹
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上海纽约大学协办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二十年:变迁与延续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办公楼顺利举行。
本次研讨会以英国著名学者大卫·赫斯蒙德夫(David Hesmondhalgh)2007年著作《文化产业》的引入二十周年为契机,围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变迁趋势,以及与数字技术和新经济模式的融合展开深入探讨。
研讨会共设置五个专题讨论,涵盖数字化转型、平台经济、媒体与国家形象建构、劳动与主体性等领域。
数字时代下的产业变革
数字技术对文化创意产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数字化转型与文化创新”讨论中,研究者们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如何重塑博物馆、健身文化和脱口秀等多个领域。
“边缘的喜剧:置身中心的中国脱口秀”的分享者张淳指出,平台化脱口秀反映了当代中国年轻都市人心态,揭示了平台工业化对喜剧内容生产的影响。
平台经济与劳动变革
随着平台经济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劳动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数字时代的劳动、主体性和抵抗”讨论聚焦于反工作主播、游戏玩家和富士康工人主播这三大群体的劳动形态和抵抗方式。
研究者那宇琦分析了中国反工作主播现象,指出主播反工作可能性的困境和合作行动的可能性。潘竹涛探讨了中国游戏产业中的“肝客”群体,揭示了他们在高强度劳动中展现的主体性平衡。
媒体与国家形象
媒体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媒体再现与国际形象”讨论中,研究者们探讨了国际新闻生产中的权力结构和新闻规范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媒体的国际新闻生产”的分享者张洋指出,国际新闻报道是跨国权力结构与新闻专业规范相互协商的结果,从业者仍然具有一定的能动空间。
平台经济与消费变革
平台经济对消费、商业和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平台经济、人工智能与社会影响”讨论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影响道德说服和社会问题解决。
皇甫博媛的研究发现,拟人化聊天机器人可以通过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来提高道德说服的效果。
微创新与研究者的思考
研讨会的圆桌讨论围绕“变化与延续的思考”展开。与会嘉宾聚焦于“微创新”、“真实性”和“研究者对自身的社会定位”等方面。
上海纽约大学王菁强调了自反性逻辑的重要性,呼吁研究者不断反思自身在不同社会领域中的位置,并选择更坚定的视角审视研究对象。
华东师范大学夏冰青认为,微创新在学术界是一个协商的过程,是拥有学术理想的人们建立的公共空间。对于真实性,她引用赫斯蒙德夫教授的“超市比喻”阐释了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化产品进入第三文化情境的生存与适应问题。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变迁趋势和未来展望。研讨会强调了数字技术和新经济模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变革性影响,以及平台经济、媒体与国家形象建构、劳动与主体性等方面的复杂关系。
研讨会成果对于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ip.xzxci.cn/2024/11/30/251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