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再添跨海跨江通道新成员
12月11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正式通车运行。这条连接广东珠海和江门的跨海通道,将两座城市的车程从之前的1个多小时大幅压缩至30分钟左右。这不仅仅是两座城市间的近距离“牵手”,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海通道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顺利建成通车,更象征着大湾区不断跨越江海阻隔,朝着持续提升内部融合发展水平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方向,又向前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跨海跨江通道群再添新成员
在区域抱团发展的大趋势下,修建跨海跨江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这样的“通”江“达”海区域提升区域内部融合发展水平的关键一步。目前,大湾区已建成并实际运行的跨海跨江通道项目包括珠江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等,共同组成了一张规模庞大的跨海跨江通道网,成为大湾区内部城市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
与一般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比,跨海跨江通道的建设难度更高,成本也更高。以黄茅海跨海通道为例,总投资超130亿元,建设过程中既要确保航运通道安全通行,又要有效抵御强风,还要解决海洋腐蚀性强等技术问题。因此,几乎每一个跨海跨江“超级工程”的建设,都势必需要大量的技术攻关和创新。
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过程中的突破性技术包括世界范围内首次开展全桥涡振风洞试验、国内高速公路桥梁中首次应用整幅式TY型桥墩、首次建立以北斗系统(BDS)为主的跨海桥梁工程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等。正是得益于大量项目建设所取得的技术突破和积累的经验,近年来我国跨海跨江通道项目的建设效率不断提升,像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仅历时四年,创造了“黄茅海速度”。
公开数据显示,自2005年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连接上海浦东新区和浙江舟山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竣工,到2024年的20年时间里,中国已经建成并投用超过35座跨海大桥。而目前从渤海湾到长三角,再到大湾区,仍有多个跨海跨江通道项目正处于规划或建设之中。跨海跨江通道的不断织密,正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着不可替代的助力。
促进大湾区协调发展
黄茅海跨海通道连接的珠海、江门两座城市,与“广深莞佛”相比实力有着一定差距。但置于促进整个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条通道的意义依然不容低估。因为该通道还扮演着另一个重要角色,即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也就是说,它虽然直连的是珠海与江门,但实际上也意味着拉近了大湾区核心区与粤西地区的距离,为这两大区域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和可能性。
江门位于大湾区中“承东启西”的位置,与广佛都市圈、深港经济圈两大龙头的陆路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到深圳前海只有90公里、到珠海横琴只有70公里。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后,江门在湾区内部开始具备了一定的交通枢纽功能,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协同发展有了更高效的连接通道。
这种变化的意义重大,因为大湾区虽然是国内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但一直也有一个突出的发展短板,就是区域发展不够平衡,主要体现在珠三角区域与非珠三角区域的不平衡,以及珠江东西两岸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以珠江东西两岸为例,大湾区的头部城市广州、深圳、东莞、香港等几乎均位于东岸,而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座城市合计经济总量尚不足广州的一半。这种巨大落差,自然对大湾区打造真正的“黄金内湾”形成了掣肘。
而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珠江两岸的互联互通效率显著提升,也有助于东岸作为发展优势地区能够更好辐射带动西岸乃至整个粤西地区的发展。一方面,江门、珠海等西岸地区可以借助新通道更好融入深圳、香港的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人才链、价值链,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东岸作为发展成熟区,也可以借此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如有数据显示,江门是大湾区内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目前开发强度仅有11.28%。
事实上,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促进要素资源在两岸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这个角度说,黄茅海跨海通道堪称是促进东西两岸共兴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跨海通道建设再迎新时代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正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前,大湾区已有的跨海跨江通道几乎都是致力于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或是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之间的连接,而黄茅海跨海通道则是首条专门连接珠海、江门这样的次中心城市的通道。这种新的突破,也未尝不是大湾区发展正从以核心区为主导加快向非核心区溢出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一变化既是大湾区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必然趋势,也是迈向区域协调发展新阶段的必由之路。与之形成呼应的是,今年前三季度,除了深圳、东莞外,湾区内部的珠海、惠州、中山等次中心城市的GDP增速相对靠前,表明这些区域的发展潜力正在被挖掘。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优化,和跨区域的产业协作及资源整合水平的持续提升,它们还有望释放更大的“后发优势”,成为大湾区新的增长极。
这不仅将助力大湾区向世界一流湾区迈进,在当下更是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关于“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中就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在此背景下,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开通可以说正当其时、恰逢其势,也将鼓励更多的跨海通道建设。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ip.xzxci.cn/2024/12/16/366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