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平台上,艺术的光芒正以无障碍的方式照亮更多特殊人群的心扉。
本届艺术节,"爱艺术"公益项目关注残障人士,邀请他们参与创作、观演和讨论。系列活动打造了一座人人皆可享受艺术的城市文化之城,也让社会各界对残障人群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艺术共创,点燃创作之光
本次艺术节,由上海国际艺术节与英雄联盟联合举办的"一样的光芒——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殊儿童艺术展",为98位特殊儿童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展览共展出了102幅风格各异的作品和1个大型装置,其中5幅作品是在艺术家和儿童的共同创作中完成的。
绘画共创工作坊的艺术家松松将孩子们比喻为"引路人",他们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勾勒出了内心的梦幻王国。装置作品《樱桃派对》是由自我认知工作坊的艺术家万雨尘和6名学员花了一整天制作的100多颗樱桃彩塑组成的。从捏制、塑形到上色,学员们坚持完成了每一个精细步骤,展现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
艺术通感共创工作坊更是打破了音乐和美术的边界,由上海海派艺术馆馆长李磊和疗愈音乐人张康明共同完成。小朋友们在歌唱和舞动中创作,最后独立完成作品,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无障碍观演,体验艺术之美
本届艺术节期间,"爱艺术"公益项目邀请100名残障人士走进浦东美术馆与西岸美术馆,通过无障碍导览让艺术触手可及。
"无碍观演"则邀请了300名听障人士与视障人士观赏了8场演出,其中《魔都俏佳人》、《普契尼GALA为艺术,为爱情——普契尼百年歌剧盛典音乐会》、《莎拉·张小提琴独奏音乐会》都安排了特色导赏。
蒙特卡洛芭蕾舞团的《驯悍记》一票难求,普陀区残联组织的听障观众有幸观看了这台精彩的芭蕾舞剧。上海市残疾人艺术团的安迪在观演后赞叹:"他们是非常专业的舞团,通过观摩他们的表演可以取长补短。"
古典芭蕾名剧《天鹅湖》常演不衰,静安区残联组织的听障观众和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的学生成为当晚特殊的一道风景线。演出结束后,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的学生洪俊辉意犹未尽,他大赞"古巴版很特别"。
"这一晚一定是他们生命中美好的一天,希望在他们心中播下艺术的种子。"静安残联副理事长周公望对无障碍观演高度肯定。
全链条开放,构筑无障碍之城
从创作到终端,"艺术无障碍"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上海交响乐团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了不同群体观演需求,动线上全程均为缓坡设计,并设置了垂直电梯。主厅和演艺厅靠近观众入口的区域,设有专属的轮椅座位。
"爱艺术"公益项目期间,项目组提前踩点,精心安排,全力打通特殊人群观演"最后一公里"的堵点。无障碍大巴、残疾车停放一路畅通无阻,个别肢障人士可以全场坐在轮椅车上观看演出,专业的志愿服务团队全程陪同残障人士,并在现场负责取票验票、入座指引。
此外,针对特殊人群的定制化服务也逐渐推出。诺·卡普松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上,来自上海盲童学校的三位毕业生收获了意外的惊喜——盲文项目介绍。
让艺术之光照亮更多特殊人群心扉,让特殊人群平等享受艺术之美,是"艺术无障碍"的真谛。让艺术"无障碍",为特殊人群打开艺术之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一直在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ip.xzxci.cn/2024/12/22/407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