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捐款,谁来为公权力“松绑”?
近日,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公职人员被要求参与募捐活动一事引发舆论关注。相关文件显示,募捐对象涵盖单位和个人,并规定了“不得低于”的捐款金额,引发网友质疑强制摊派之嫌。
自愿还是强制?
当地民政局称募捐活动靠自愿,但这份“不得低于”的说法无疑与自愿的原则相悖。事实上,有公职人员证实了文件真实性,还有网友投诉称“强行扣去”。这种情况下,所谓的“自愿”更像是一种变相强制。
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明确规定,捐赠应当自愿和无偿,禁止强行摊派或变相摊派。从工资中直接扣款捐款的行为,显然违反了该规定。
捐款去向存疑
舆论还对捐款去向提出了质疑。网友反映,他们不知道捐款具体流向了谁,缺乏透明度。公开透明是慈善捐赠活动获得公众信任的基础,当地加大资金流向的信息公开力度,有助于慈善活动的健康发展。
公权力乱作为
这次事件反映了公权力滥用问题。公职人员本应为民服务,但一些地方却利用公权力强迫公职人员捐款,不仅损害了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慈善捐赠的自愿原则。
松绑公权力
要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需要从根本上为公权力“松绑”。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应严格执行《公益事业捐赠法》等相关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强制捐赠,保障公职人员的合法权利。
* 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公权力行使进行有效制约,防止滥用权力现象。
* 提高公职人员素质:加强公职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依法行政、为民服务的意识,坚决抵制非法指令。
* 完善慈善捐赠制度:探索建立更加规范透明的慈善捐赠制度,保障捐款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
只有为公权力“松绑”,才能真正保障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慈善捐赠的自愿原则,让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ip.xzxci.cn/2024/12/20/39597.shtml